中國消費者報上海訊(記者劉浩)11月16日,上海市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以下簡稱上海市消保委)發(fā)布消費提示,希望廣大消費者審慎選擇培訓機構,理性繳納培訓費用。
上海市消保委指出,消費者應警惕虛假誘導繳費。部分培訓機構為招攬生源,以明顯低于成本的價格售賣課程、以不當用語誤導消費者,甚至虛構課程原價,然后以劃線價、折扣價進行虛假宣傳,吸引消費者繳納培訓費用。建議消費者認真了解機構情況,謹慎做出選擇。
拒絕繳納長期費用。在繳納費用前,消費者要詳細了解培訓機構向社會公示的所有收費項目,對超出公示范圍、一次性超過3個月或60課時的收費,要拒絕支付以避免風險。
關注培訓資金安全。上海市目前正全面推廣實施培訓資金“銀行托管”等銀行定期劃扣機制,消費者預付的培訓資金由商業(yè)銀行收取,銀行按照國家規(guī)定的收費管理要求,定期劃扣短期費用至培訓機構。消費者應當選擇已經(jīng)實施培訓資金銀行定期劃扣機制的機構,將培訓資金繳入專用存款賬戶中、約定好定期劃扣的時間與額度,同時與機構簽訂《中小學生校外培訓服務合同(示范文本)》,索取與培訓機構名稱一致的發(fā)票,并妥善保管。
記者了解到,近期,教育部等六部門聯(lián)合印發(fā)《關于加強校外培訓機構預收費監(jiān)管工作的通知》,對未成年人學科類與非學科類培訓機構的預收費工作提出要求。今年8月,上海市消保委和上海市教委就聯(lián)合發(fā)布《報名培訓機構“六提醒”》,建議消費者慎重選擇培訓機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