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消費者報福州訊(李福棣 記者張文章)11月4日,福建省寧德市市場監(jiān)管局發(fā)布2020年第三季度12315平臺訴求信息報告。據統(tǒng)計,第三季度寧德全市12315投訴舉報信息系統(tǒng)暨全國12315互聯(lián)網平臺接到各類訴求(包括投訴、舉報和咨詢)11334件,同期相比增長46.02%。其中,受理消費者投訴1614件,同比增幅25.60%。各類訴求件能夠得到及時和妥善處理,為消費者挽回經濟損失93.32萬元。
商品類投訴舉報熱點主要集中在食品、食用農產品、家居用品等,投訴量漲幅較大。投訴舉報熱線和平臺整合后,有關食品的投訴舉報躍升為商品類的首位,主要問題有食品包裝標識不符合要求,成份表描述不符合規(guī)定,未標明廠名、廠址、生產日期和保持期;面包、牛奶、水果等變質;網購食品包裝破損、份量不足、虛假宣傳。
農資用品(食用農產品)的投訴舉報主要為本地的電商銷售農產品,投訴中廣告(虛假宣傳)問題最為突出,投訴內容主要有網絡賣家涉及虛假宣傳、標識不規(guī)范和產品質量問題等。
家居用品主要有按摩器材宣傳功效;枕頭、床墊等宣傳助睡眠、曖宮、質量上先乘;筷子、蒸籠宣傳抗菌、獨特;美容儀、眼鏡宣傳排毒、防輻射等。
服裝鞋帽類除普遍性問題如褐色、起球、破洞、開裂、脫膠、飾物掉、假冒品牌、實物與圖片不一致,網購服裝不予七天無理由退貨之外,"爆款、純棉、防輻射、抑菌、高端、燃脂、瘦身、專供"等網頁宣傳用語成為職業(yè)索賠關注重點。
化妝品類投訴舉報首次進入投訴舉報熱點前五位,主要問題有:假冒偽劣、使用后過敏、無中文標識;乳液、面膜、修復膏、香水、洗發(fā)水、按摩儀等宣傳排毒、抗氧化、抗皺、育發(fā)、豐胸、袪痘等;美容店誘導消費者購買產品等。
藥品類投訴舉報主要問題有中草藥宣傳野生,中藥材未標明產地,足浴粉宣傳袪寒、暖宮等療效,藥店未明碼標價問題等。醫(yī)療器械投訴舉報主要問題有按摩器材宣傳治療、理療功效,按摩器材質量和“三包”問題。
服務類投訴中電信服務、美容、教育培訓、制作保養(yǎng)和停車服務同比大幅增長,漲幅均超過20%。通信及網絡接入服務類仍為服務類投訴舉報的首位,涉及的問題集中在運營商擅自更改套餐業(yè)務、攜號轉網難、更改套餐難,扣費不合理;寬帶報修后,維修不及時;流量、話費收費標準模糊等。
文化娛樂體育等行業(yè)受疫情影響,無法正常提供服務,由此引發(fā)預付卡(款)退款等合同糾紛也是不少:有的商家資金周轉不暢,直接關門停業(yè),導致消費者手上的預付卡無法使用。如福鼎市零度健康管理有限公司、柘榮銳博健身俱樂部關門跑路,六藝、碧漾關店轉盤,卡路里健身未按時開業(yè)都遭遇集中投訴;其次游泳卡、健身卡限期使用,未使用就被開通,特殊原因無法使用退卡難或被收取高額轉卡費;健身教練要求節(jié)食、要求跑步,質疑教練水平,私教不予退款等。
制作保養(yǎng)修理類反映的主要問題有手機、按摩椅、家電、汽車、電腦和櫥柜制作保修問題。如:汽車修理更換零件為舊件,修理后故障未排除;家電修理問題主要有空調維修不及時,修理后又出現不制冷、漏氨等問題;另外按摩椅“三包”及維修難、維修產生物流費爭議投訴量近兩年呈上升趨勢。
另外,寧德市市場監(jiān)管部門通過投訴舉報發(fā)現案源線索并立案79件,罰沒46.4萬元。處理了食品、藥品、通訊資費、裝修建材和亂收費等一批爭議金額較大、涉及民生的接訴舉報件,得到社會各界的好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