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消費者報報道(記者李燕京)在科技飛速發(fā)展的當下,文旅產業(yè)正經歷著一場深刻變革,虛擬現(xiàn)實、增強現(xiàn)實等前沿技術為人們帶來前所未有的沉浸式體驗,讓曾經只存在于想象中的場景變得觸手可及。在北京,首鋼園的超體空間、天文臺的《星際奇觀》影片以及石景山游樂園的《唐朝詭事錄?西行》國潮沉浸式劇場,憑借著人工智能、元宇宙、數(shù)字孿生等先進技術,給游玩者帶來了顛覆性沉浸式體驗,成為文旅消費市場的新寵,展現(xiàn)出科技賦能文旅產業(yè)的巨大潛力。
超體空間打造“平行時空”
漫步在北京首鋼園北區(qū)金安科幻廣場,會被懸掛在一座高爐上的巨大顯示屏所吸引,大屏幕上“超體空間”幾個大字下,不斷變換著各種朋克科技風格的畫面。這座高爐在1938年煉出首鋼的第一爐鐵水,直到2010年才全面熄火。它曾是火紅年代工業(yè)文明的象征,但如今已經變成了一座高科技加持的科幻城堡。
北京首鋼園“超體空間”。李燕京/攝
4月23日下午,記者跟隨一群中學生乘坐電梯進入了高爐內部。在這里,電子風格的背景音樂縈繞在耳畔,燈帶閃爍,散發(fā)出的冷光交織成濃郁的科技氛圍。售票臺后的機器人一身朋克服飾,不斷招呼著游客。這般景象瞬間讓游玩者產生一種跨越時空闖入“平行世界”的錯覺。
記者走進游樂區(qū),看到高爐里面已經被改造成一個虛擬現(xiàn)實的游樂園。但不同于迪士尼、環(huán)球影城或者歡樂谷等傳統(tǒng)游樂園,高爐里沒有過山車、摩天輪、激流勇進等大型機械游樂設施,所有的項目只需要一張椅子、一個頭盔就可以完成。記者嘗試了“星云穿梭機”“深空密令”“隕星迷航”“流星飛車”“太空騎兵”“極限翻轉”等項目,這些項目不僅利用VR眼鏡呈現(xiàn)逼真的視覺效果,還結合運動座椅來營造觸覺上的真實感,給體驗者帶來沉浸式的感官享受。
一位中學生在結束了“西游降魔”體驗后對記者說:“戴上眼鏡,我就化身神話角色,跟隨齊天大圣騰云駕霧、降妖除魔;‘無盡之塔’如同現(xiàn)實版‘和平精英’戰(zhàn)場,我手持虛擬武器,與隊友并肩作戰(zhàn);‘宇宙飛車’就更刺激了,在星際間狂飆,體驗速度與激情?!?/p>
游玩之余,爐芯咖啡廳還為消費者提供有獨特的休憩場景。這里曾是高爐最核心的煉鐵區(qū)域,如今熱風口化作氛圍燈孔,賽博朋克風格的吧臺時尚前衛(wèi)。消費者可以在此沉浸式品嘗爐灰漢堡、爐渣雞塊等特色美食。
爐芯咖啡廳科技感十足。李燕京/攝
據工作人員介紹,這些沉浸式VR項目將游戲娛樂與消費場景深度融合。超體空間之所以能打造出如此豐富多元的消費新場景,得益于前沿科技的深度應用。5G、云計算、AR、VR、MR、AI 等先進技術的廣泛布局,為沉浸式體驗提供了堅實支撐;全息影像和3D投影技術讓虛擬場景栩栩如生,增強了消費者的代入感。
《星際奇觀》開啟宇宙旅行
4月25日下午,北京天文館A館里,兩個孩子蹦跳著懇求爺爺帶他們觀看《星際奇觀——太陽系》。這個科教片不同于以往的播放形式,游客需要走進一個巨大的空曠展廳,帶上VR眼鏡,進行一場沉浸式觀影。
記者與祖孫三人一同購票結伴進入展廳。戴上VR眼鏡,一架可愛的小飛機就出現(xiàn)在眼前,它是這次“星際旅行”的導游 “小宇”。記者帶著VR眼鏡環(huán)顧四周,還能看到其他游客,不過VR眼鏡里的他們已經全部換上了太空服。
游客跟隨“小宇”踏上進入太空倉的傳送帶,便會看到我國1:1還原的虛擬載人航天系列運載火箭、中國探月工程“嫦娥”系列探測器和玉兔號月球車等航天器。近距離觀看這些航空器,仿佛瞬間穿梭于現(xiàn)實與魔幻交織的奇妙空間。
《星際奇觀》讓觀眾在虛擬世界感受宇宙浩瀚。李燕京/攝
隨著飛船的出發(fā),游客們瞬間置身浩瀚宇宙。當“小宇”建議大家走到玻璃觀景臺觀看宇宙時,記者明知一切是虛擬的,但看著腳下深不見底的浩瀚宇宙,仍遲遲不敢邁向玻璃觀景臺。這時,記者突然聽到旁邊的爺爺大聲說:“別動,不要往前走。”看來爺爺是將虛擬當成了現(xiàn)實。
飛船從熾熱金星飛到崎嶇火星,從神秘水星飛到耀眼土星,游客一路領略各大行星的獨特地貌與天文奇觀。游客穿越深邃的水手號峽谷,在觀賞夢幻壯麗的土星光環(huán)和高達數(shù)百千米的土衛(wèi)二冰泉的同時,還要與“宇宙海盜”斗智斗勇。
憑借沉浸式體驗,抽象的天文知識轉化為直觀、生動的感受,每一位游客都能在這里開啟一場難忘的宇宙穿越之旅,留下對浩瀚星空的美好向往與深刻記憶。
《盛唐詭事》展示千年古韻
4月25日傍晚,在北京石景山游樂園,《盛唐詭事》項目將數(shù)字孿生與增強現(xiàn)實技術深度融合,讓今人可以“穿越”到唐朝,一睹大唐盛世的繁華風貌。
進入游戲環(huán)節(jié),游客們被邀請到“秦川驛”中飲酒,與身著唐裝的NPC互動聊天。當一只擾亂秩序的“猴子”出現(xiàn)時,“秦川驛”的老板便邀請游客化身“唐詭探案小分隊”共同探案。此刻,游客戴上AR眼鏡,通過VR頭戴顯示器在虛擬世界中自由行走,乘坐游船追捕搗亂的“猴子”。虛擬場景中的亭臺樓閣、湍急河流如同實景一般,當船遇到風浪時,游客還能感受到大風夾雜著水珠撲面而來。
在“秦川驛”體驗盛唐光景。李燕京/攝
在參與唐朝的盛大典禮時,舞者在游客之間甩動長袖,燈光如星河傾瀉,隨著舞者的動作流轉明滅,將整個空間渲染成鎏金般的盛唐幻境。據項目運營方透露,其通過高精度三維建模與動態(tài)光影渲染技術,實現(xiàn)了毫米級空間定位精度,確保虛擬元素與物理環(huán)境的無縫銜接。
服務人員告訴記者,20多分鐘的觀影,工作日客流較為平穩(wěn),周末會迎來客流高峰需排隊入場;觀看人群多為35歲以下的年輕消費群體。
科技與文旅的深度融合,不僅為消費者帶來了新奇、震撼的沉浸式體驗,也為文旅產業(yè)的轉型升級注入了強大動力。這些創(chuàng)新項目不僅滿足了消費者日益多樣化的精神需求,更激發(fā)了文旅市場的消費潛力。
相關鏈接
沉浸式體驗“圈粉”大眾
《2024中國沉浸產業(yè)發(fā)展白皮書》顯示,截至2023年,中國沉浸式體驗項目數(shù)量已達到32024個,沉浸產業(yè)總產值達到1933.4億元,投資規(guī)模上升至1006.3億元,在項目數(shù)量、消費市場規(guī)模、投資規(guī)模和總產值方面均居全球首位。
這不僅是娛樂方式的革新,更是消費邏輯的重構?!妒⑻圃幨隆愤\營負責人表示,相較于迪士尼等重資產樂園,沉浸式項目占地面積小、大型固定資產投資少,游客體驗不受外界環(huán)境因素(如天氣、季節(jié)等)的影響,這使得它能夠更加靈活地適應市場變化。
沉浸產業(yè)的蓬勃發(fā)展離不開政策的有力支持。隨著《“十四五”文化和旅游發(fā)展規(guī)劃》《“十四五”文化產業(yè)發(fā)展規(guī)劃》以及《元宇宙產業(yè)創(chuàng)新發(fā)展三年行動計劃(2023——2025年)》等一系列相關政策文件的相繼出臺,沉浸產業(yè)的發(fā)展前景愈發(fā)明朗,由此掀起了一波規(guī)??涨暗耐顿Y熱潮。
在政策引導和市場推動下,多地紛紛推出了各具特色的沉浸式文旅項目。北京漫步式VR體驗項目《華夏漫游之北京中軸線》一經推出,人氣爆棚。上?!断У姆ɡ稀芬云洫毺氐镊攘ξ姸嘤慰颓皝砀惺芄虐<拔拿鞯纳衩嘏c深邃。河南廣電出品的大空間沉浸展《隱秘的秦陵》憑借其深厚的文化底蘊和精彩的沉浸式體驗,成為學生和游客爭相打卡的熱門文化地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