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消費者報南京訊(記者薛慶元)近日,江陰市消費者于先生將一件奶白色羽絨服送至某干洗店清洗。幾天后取回羽絨服時發(fā)現被染色了,于是找到店家要求再次清洗,但當再次取回羽絨服時發(fā)現原本奶白色的衣服變?yōu)榱思儼咨?,并伴有較為刺鼻的氣味。于先生要求干洗店賠償,但雙方對于賠償金額未能談攏,于先生無奈之下向江陰市消保委臨港分會進行投訴。
臨港分會工作人員接到投訴后,迅速聯(lián)系雙方了解情況,于先生的羽絨服價值1099元,購買已有約8個月,于先生要求賠償800元。干洗店承認是自己的失誤導致于先生的衣服被染色,二次清洗時因多加了些漂白液,導致洗完的衣服與原先相比存在一定的色差,但考慮衣服仍舊是能穿的,所以僅愿意按照洗衣費用30元的十倍賠償300元。
經過臨港分會工作人員耐心調解,雙方最終達成一致意見。干洗店退還收取的洗衣費用30元,并按照折舊后衣服的費用賠償于先生600元。于先生表示滿意。
根據《江蘇省消費者權益保護條例》第三十六條規(guī)定,洗染業(yè)經營者應當與消費者共同確認洗染前的衣物狀況,并在服務單據中注明。因經營者責任造成衣物變形、損壞、串色、染色、遺失的,應當退還收取的費用,并依法承擔賠償責任。
本案中,經營者因自身失誤導致衣服被染色,再次清洗后仍舊未能恢復衣物原本顏色,對衣物的損壞負有全部責任,應按照上述條款退還費用并進行賠償。消費者有權索取賠償,但考慮到衣物已購買一定時間,賠償時應扣除一部分折舊費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