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在线视频国产,国产欧美日韩免费看AⅤ视频,亚洲ⅴa久久久噜噜噜久久狠狠,久久天天躁日日躁狠狠综合

  • <legend id="rgc7z"><ol id="rgc7z"><b id="rgc7z"></b></ol></legend>

      
      
          <small id="rgc7z"><kbd id="rgc7z"></kbd></small>

          國家市場監(jiān)督管理總局主管

          中國消費者協(xié)會主辦

          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引導消費者合理消費

          當前位置:首頁 > 消協(xié)動態(tài)
          2020年成都市消協(xié)組織受理投訴20472件 長租公寓、直播購物等四大投訴熱點難解決
          2021-03-15 19:48 本文來源:中國消費者報•中國消費網(wǎng) 作者:劉銘

          中國消費者報報道(記者劉銘)3月14日,四川省成都市消費者協(xié)會發(fā)布了《2020年成都市消協(xié)組織受理投訴情況分析》(以下簡稱《分析》)。2020年,全市消協(xié)組織共受理解決消費者投訴20472件,為消費者挽回經(jīng)濟損失1800 多萬元,受理來信、接待來訪21140人次,接受錦旗或表揚信43面(封)。

          據(jù)統(tǒng)計,成都市消協(xié)接到的投訴問題按性質分,質量問題占 42.58%,價格問題占15.62%,售后服務問題占 9.04%,虛假宣傳問題占 6.88%,合同問題占 4.62%,安全問題占3.62%,假冒問題占 1.62%,計量問題占 0.99%,人格尊嚴問題占0.16%,其他問題占 14.88%。 與 2019年相比,涉及質量、安全、合同、虛假宣傳等的投訴比重有所下降,涉及價格、計量、假冒、人格尊嚴、售后服務等的投訴比重有所上升。投訴問題按類別分,前五位分別是:生活、社會服務類占14.73%,食品類占12.47%,家用電子電器類占10.83%,醫(yī)藥及醫(yī)療用品類占10.11%,服裝鞋帽類占7.41%。

          《分析》顯示,近年來,房屋租賃、網(wǎng)絡直播購物、教育培訓和預付式消費逐漸成為投訴熱點。

          長租公寓“暴雷”坑租客

          傳統(tǒng)租賃及近年來逐漸興起的長租公寓滿足了不同群體的居住需求,但其存在的問題也相繼顯現(xiàn),并成為社會關注焦點。投訴主要表現(xiàn):一是存在虛假房源信息、價格不透明等問題;二是疫情期間的防控措施影響到部分房屋租賃合同的正常履行,導致糾紛發(fā)生;三是長租公寓“高進低出、長收短付” 的經(jīng)營模式,導致部分長租公寓陷入經(jīng)營困境,爆發(fā)長租公寓暴雷跑路事件;四是低價誘使租客辦理租金貸支付租金, 一旦長租公寓運營失敗,租客仍需償還租金貸款。

          對此,成都市消協(xié)建議消費者一要提升自我保護和風險防范意識,多渠道查詢了解經(jīng)營者口碑、登記注冊時間等基礎信息,盡量挑選成立時間較早,口碑相對較好的經(jīng)營者和公寓品牌;二要盡量選擇可接受租金月付、雙月付的房子,既能減少支付壓力,又能降低租房風險;三是辦理租金貸需謹慎,不要貪圖便宜,通過租金貸的形式一次性支付較大額度房租;四要認真簽訂租房合同,仔細閱讀合同條款,保管好相關付款票據(jù),如權益受損應保持理性,及時向相關部門投訴維權;五是如果條件允許的話,建議選擇集中式公寓,同時一定要到現(xiàn)場看房,以確定房屋及周邊真實狀況。

          直播購物暗藏陷阱

          近年來,區(qū)別于傳統(tǒng)網(wǎng)購平臺購物的直播購物逐漸興起,但其虛假宣傳、貨不符實、售后維權難等問題日益凸顯。投訴主要表現(xiàn):一是“便宜貨”成直播間引流手段,但產(chǎn)品質量問題多, 售后維權難。二是主播涉嫌夸大或虛假宣傳,如使用“全網(wǎng)最低、限量秒殺”等言語,誘導消費者沖動消費。三是利用“專拍鏈接”誤導消費者,使其轉入電商平臺以外的微信等社交平臺進行交易。四是直播購物產(chǎn)品介紹多是一瞬間的事,消費者舉證難度大。五是未經(jīng)消費者同意,直接將商品放置在自提點或快遞柜,如商品有損壞責任難認定。

          針對網(wǎng)絡直播購物,成都市消協(xié)提醒消費者一要擦亮雙眼,加強自我保護,量力而行,理性選擇, 不貪便宜,不被商家或主播的夸大宣傳所迷惑,不隨意點商家發(fā)來的不明鏈接。二要仔細甄別商家的信用等級、評價記錄,充分了解商家的各種促銷規(guī)則,提防商家刷單、刷流量,繞過商家套路。三是收貨查驗,謹慎簽收。收貨之前,要查看商品的規(guī)格、型號、數(shù)量等與其宣傳介紹是否一致,確認無誤后再簽收。四是要保存好聊天、交易、快遞單據(jù)等記錄,發(fā)生糾紛時, 要及時與賣家或購物平臺協(xié)商解決,如不能解決,要向相關部門投訴舉報,依法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教育培訓跑路關門難退款

          教育培訓行業(yè)長期以來需求較為旺盛,去年受疫情影響,加之部分培訓機構缺乏誠信意識和自我約束,相關糾紛隨之增多。投訴主要表現(xiàn)在:一是部分培訓機構隨意承諾、夸大宣傳, 誘導消費者報名參加培訓,有的還涉嫌虛假宣傳。二是教培服務質量良莠不齊,部分培訓機構設施不足、承諾不兌現(xiàn)、授課老師資質名不符實,更為嚴重的是部分培訓機構經(jīng)營不善突然關門停業(yè)。三是誘使參培人員辦理貸款支付培訓費用,對參培人員參加職業(yè)資格考試報名資格弄虛作假。四是受疫情影響,原本線下培訓改為線上進行,消費者因培訓效果不太滿意而要求降低收費標準或退費、變更培訓服務時,經(jīng)營者以各種理由拖延、拒絕等。

          成都市消協(xié)提醒消費者,一要注意查詢培訓機構是否合法正規(guī),有無營業(yè)執(zhí)照和教育培訓資格,應選品牌實力強、信譽口碑好的培訓機構。二要理性消費,細心識別,不輕信商家“名師助陣”“包報名、包拿證”等自我宣傳,不輕信口頭承諾,任何承諾都應寫進合同。三要參與職業(yè)資格類培訓,要事前了解自己是否符合相關職業(yè)資格證報考條件,不可自行作假或為考證默許培訓機構弄虛作假。四要重視繳費發(fā)票、合同、宣傳資料、視頻截圖等材料和證據(jù)的收集保存,如一旦發(fā)生糾紛,應先與培訓機構協(xié)商, 如不能解決,要及時向有關部門投訴維權。

          預付式消費糾紛難解決

          預付式消費糾紛一直以來都是投訴熱點,經(jīng)營者多以打折、讓利或額外贈送等為由,誘導消費者提前預支未來并不確定的消費。去年受疫情影響,家政、健身等預付費類消費場所正常營業(yè)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相關糾紛相對增多。投訴反映的問題主要集中于:一是商家服務質量與先前承諾大相徑庭,導致消費者不滿。二是商家使用格式合同以“解釋權歸商家”等“霸王條款”限制消費者權利,減輕或逃避自身應承擔的責任。三是部分設置預付式消費的經(jīng)營者不與消費者簽訂書面合同,雙方的權利義務大多以預付卡上的幾條格式說明或口頭約定替代,導致一旦發(fā)生消費糾紛,解決難度大。四是辦卡容易退卡難,經(jīng)營者轉讓、關門、倒閉、跑路等問題頻發(fā)。

          針對預付式消費,成都市消協(xié)提醒消費者一要謹慎選擇交易對象,警惕高折扣可能帶來的高風險, 不要被商家優(yōu)惠折扣所迷惑,要根據(jù)自己的實際需要,理性購買充值預付式消費卡,盡量不購買或辦理預存大筆金額的預付卡;二要充分了解經(jīng)營者的經(jīng)營狀況與誠信度,切莫輕信廣告和商家的口頭承諾,應盡量與商家簽訂合同,簽合同時還要仔細甄別合同中的不平等條款;三要充分了解預付式消費的各項規(guī)定和注意事項,避免因自身原因造成權益受損。每次消費后要核對卡內金額,并妥善保存好消費票據(jù);四與商家發(fā)生爭議時,要保持冷靜,理性維權、合理表達訴求,對故意拖延推諉履行經(jīng)營者義務的商家,要及時向相關部門投訴維權。


           

          責任編輯: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