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深入實施質量提升行動 大力推進質量強國建設”為主題的第44個全國“質量月”活動如約而至。
這一矢志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的行動主題,蘊含著“民為邦本”的如磐初心,寄托著“本固邦寧”的宏大愿景。
新階段,必須以高質量發(fā)展提升國家綜合實力;新時代,要以高質量供給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
實施質量提升行動,是切實回應人民群眾從“有沒有”到“好不好”民生訴求變化的必然選擇與歷史使命。
如杲杲秋陽,若煦煦春風。
消費生活中,“質量”無處不在、如影隨形:它也許融滲于一杯讓人放心的牛奶,也許陪伴您一次安全而有趣的旅行;它也許棲身在一個溫暖的蝸居,也許展示在一場讓人捧腹大笑又引人深思的電影……
從1978年我國“質量月”活動以“生產優(yōu)質品光榮、生產劣質品可恥”破冰開題,到2000年新世紀肇始“新質量、新生活”的呼喚;從2012年《質量發(fā)展綱要》登高望遠、立意布局,到2020年質量強國建設助力決勝全面小康、共圓百年夢想……盤點40余年來“質量月”主題折射的時代變遷,不難發(fā)現(xiàn)“質量”二字的千鈞之重、赫赫之功。
質量提升是國家強大的基石,同時也是民生幸福美好的期盼。
沒有質量,大國重器難以揚眉吐氣;沒有質量,國民經濟無法健步疾行;沒有質量,商品與服務就無法滿足人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
應當承認,我國產品質量已經大幅度提高,有的已經比肩國際水準。但海淘海購等現(xiàn)象卻在不斷提醒我們,要形成普遍的品質認可,我們的質量提升行動仍需要久久為功。
凡益之道,與時偕行。
與“有沒有”揮手作別,是呼應新階段人民訴求的歷史使命。
向“好不好”勉力邁進,是直面新時代主要矛盾的必然選擇。
實施質量提升行動,需要多層面大膽破題、多角度創(chuàng)新發(fā)力,既要立足全局清楚“做什么”,更要著眼具體落實“怎么做”。
質量提升,來自于企業(yè)努力;質量提升,也來自于市場競爭。
抓好質量提升,需要引導企業(yè)強化誠信自律,不斷提升產品和服務質量水平。
抓好質量提升,需要推廣先進的管理理念,引導企業(yè)建立健全質量管理體系,鼓勵企業(yè)開展質量攻關、質量創(chuàng)新,助力企業(yè)構建以質量為核心的企業(yè)文化。
抓好質量提升,需要樹立質量標桿、弘揚工匠精神,強調示范引領,將質量管理的成功經驗、先進方法向產業(yè)鏈兩端延伸推廣,帶動全產業(yè)鏈質量水平同步提升。
高樹靡陰,獨木不林。
質量提升需要凝聚全民共識,合力推進社會共治,讓全社會知曉“為何做”。
質量關乎信心——唯質量可靠,才能有妥貼舒心的生活;質量牽系安全——唯質量可靠,才能有踏實放心的消費。
如果質量提升的功夫不到,供給不優(yōu)、質量不高、競爭力不強、經濟含金量不足的“慣性短板”存在,就會遲滯國家富強、人民幸福、民族復興的腳步。
造炬成陽,不啻微芒。
質量提升需要動員各方力量,讓每一個企業(yè)、每一位消費者都身體力行“我要做”。
人人都在追求質量、享受質量,人人也都應該重視質量、關心質量。
我們呼吁企業(yè)大膽革故鼎新,從思想認識和行動舉措上多邁幾步,既要用心揣摩研究消費新動向,又要拿出壯士斷腕的勇氣,與阻滯質量提升的老做法、壞習氣徹底決裂。
我們期待消費者也參與同行,從點滴做起,集腋可成裘、聚沙能成塔,盡管它也許只是一次對質量瑕疵的追問、一次對消費遺憾的質疑。
金風有信,時和歲豐。
“深入實施質量提升行動 大力推進質量強國建設”是堅定不移的發(fā)展目標,也是扎扎實實的行動,它鼓舞人們征途奮進,也必將結出盈枝碩果。建設質量強國,共創(chuàng)美好生活,讓我們進一步激發(fā)質量創(chuàng)新動力,釋放質量提升活力,以實際行動助力中國質量奮進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目標邁進。
這是時代賦予的命題,也必將被歷史發(fā)展再次證明:質量強、國家盛;質量興、民生幸。(李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