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消費者報訊(記者武曉莉)“實體經濟離不開數據要素的時候,數據的安全問題就會成為牽一發(fā)而動全身的關鍵問題。”在日前召開的第四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上,奇安信集團董事長齊向東表示,數字經濟時代,數據已經成為核心生產要素,數據經濟這艘大船要想行穩(wěn)致遠,必須維護好數據安全這塊“壓艙石”。
“如果對數據安全的保護力度過大,會讓數據的共享和流動變緩,相應地,數據經濟這艘大船的航速也會放緩。”齊向東說,企業(yè)“不敢”“不愿”“不能”共享數據,就會形成“信息孤島”,就會導致大量創(chuàng)新企業(yè)難以獲取生產所需要的數據要素,無法對數據價值進行充分挖掘。
當然,如果對數據安全的保護力度過小,也會導致數據的濫用變本加厲,如大數據殺熟、APP過度索取隱私信息等,從而影響數字經濟這艘大船的航速。數字經濟這艘大船的要行穩(wěn)致遠,必須兼顧數據流動和數據安全,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對數據價值進行充分挖掘利用。
據齊向東介紹,為了解決兼顧數據流動和數據安全這樣一個難題,奇安信研究出了可落地的大數據隱私計算沙箱,通過充分利用大數據、機器學習、人工智能等技術,把原始數據按照價值方向進行加工計算,形成價值各異的計算模型,把模型通過程序模塊的形態(tài)進行交易。該沙箱采用了數據沙箱和安全分離學習技術,可存儲各個數據源全量數據,并且在數據需求方部署隱私保護的前提下,對多個數據源的全量數據進行充分分析和挖掘,數據分析師只能帶走不含敏感數據的分析模型文件和分析結果,從而確保數據在流動過程的安全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