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消費者報訊(記者武曉莉)現如今,北京人日常公交出行已經很少用現金了,人們有刷卡、手機NFC、手機二維碼等多種支付選擇。不同的支付方式有何特點呢?業(yè)內人士給出了一個詳細的解讀。
刷公交卡乘車是北京市民若干年習以為常的方式,但隨著互聯網和大數據的發(fā)展,在北京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支付方式越來越多樣化。
NFC支付應用在公交出行場景上,被認為是一種非常便捷的方式。啟用該功能必須預先綁卡,需要先充值,退費也需到線下網點辦理。但和實體卡一樣,NFC支付無需實名制。
刷二維碼乘車不必額外綁卡,目前在各種型號的智能手機上均可使用該功能。在北京,常用的刷碼乘車手機APP主要有北京公交、北京一卡通和億通行。這三款APP在手機刷碼場景下都可以先乘車后付費,免押金、免充值,消費明細即時可查,遇到漏刷等問題也可以補登。據了解,刷碼乘車在開通前需人臉識別認證,一個賬號只能在一臺手機上登錄。
同時,各個乘車APP在出行服務方面都進行了多樣化的拓展。例如,北京一卡通可進行包含地鐵、公交在內的出行路線規(guī)劃;億通行可查詢附近地鐵站點、規(guī)劃地鐵出行路線;而北京公交的功能更為豐富實用,除了附近公交及地鐵站點查詢、出行路線規(guī)劃,北京公交還獨家推出了實時公交、擁擠度查詢功能,首頁可根據手機定位自動顯示距離最近的公交站點,乘客可收藏常用公交線路,出行時能直觀看到最近??康母髀饭卉噷崟r數據,包括距離站數、預計等待時間、車廂擁擠程度等情況,從而能夠更加合理地規(guī)劃出行時間,提升出行效率。
業(yè)內人士指出,隨著智慧城市建設加速,未來北京公共交通體系將呈現出更多的服務方式和服務內涵,展現出更大的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