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消費者報報道(記者任震宇)3月12日,中國法學會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研究會和北京陽光消費大數據研究院聯合舉辦了第四屆3·15互聯網消費論壇暨網絡商品質量與平臺責任研討會,并發(fā)布了《全國部分消協組織2020年比較試驗匯總分析》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顯示,線上采樣商品不達標率明顯高于線下采樣商品,家用電器類樣品不達標率最高。
線上采樣商品不達標率高于線下商品
比較試驗是消協組織依法對商品和服務進行社會監(jiān)督的一種重要手段。消協組織工作人員以消費者身份購買商品或服務,從消費者關注和實用角度,參照有關行業(yè)標準或專業(yè)測試方法,用公平公正的評價程序,對同類商品或服務的有關指標進行測試對比,并向社會公開發(fā)布比較試驗結果,指導消費者科學理性消費。
北京陽光消費大數據研究院依據中消協以及北京、上海、深圳等消協組織2020年發(fā)布的22次標注樣本來源的比較試驗,以數據分析的方式,發(fā)現涉及的1191件測試商品中,達到國家或行業(yè)有關標準的759件,達標率為63.73%;沒有達到有關標準的432件,不達標率為36.27%。線上采樣832件,不達標的322件,不達標率為38.7%;線下采樣359件,不達標的110件,不達標率30.64%,說明線上采樣商品不達標率明顯高于線下采樣商品。
家用電器不達標率最高
1191件受測試商品,主要涉及服裝鞋帽、兒童用品、日用百貨、家居產品、家用電器、醫(yī)療保健、電子產品和房屋建材等8種商品類型。其中,家用電器類樣品不達標率最高,不達標率為73.86%,問題主要集中在產品性能不佳、耗電量大、標識不規(guī)范以及設計結構存在安全隱患等方面;其次是家居產品、日用百貨和房屋建材類樣品,不達標率分別為56.02% 、44.74%和40.00%;此外,兒童用品類樣品不達標率為28.27%,服裝鞋帽類樣品不達標率為26.90%,電子產品類樣品不達標率為10%,醫(yī)療保健類樣品不達標率為4%。
兒童用品不達標問題突出
在消協組織測試不達標的采樣商品中,部分兒童用品測試不達標問題相對突出。例如,上海市消保委公布的童鞋比較試驗結果顯示,有6件童鞋樣品檢出鄰苯二甲酸酯超標,3件童鞋樣品檢出重金屬超標。研究表明,鄰苯二甲酸酯可通過呼吸系統(tǒng)和皮膚吸收進入體內干擾內分泌,危害男嬰的生殖系統(tǒng)發(fā)育。
此外,上海市消保委公布的30件兒童運動頭盔比較試驗結果中,有19件樣品不符合國家標準,問題主要集中在佩戴裝置強度性能、頭盔吸收碰撞能量性能、頭盔重量等方面。另外,還有部分兒童玩具、兒童文具和兒童服裝等兒童用品也存在測試不達標問題。
平臺把關不嚴需擔責任
統(tǒng)計數據顯示,線上采樣商品不達標率高達38.70%,明顯高于線下采樣商品。有的不達標商品甚至完全沒有標注生產廠家和品牌,卻仍然能夠在平臺上銷售,類似問題確實應該引起足夠重視。
針對線上商品不達標率較高問題,北京陽光消費大數據研究院執(zhí)行院長、中國法學會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研究會副秘書長陳音江表示,平臺內銷售商品不達標率較高,說明平臺內商品質量問題相對較多,可能在規(guī)則制定或日常管理等方面存在漏洞和短板,或者存在把關不嚴、管理不力、責任不強等問題。“平臺需要增強法律和責任意識,誠信守法經營,采取有效措施遏制平臺內的銷售假冒偽劣行為,自覺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和公平競爭市場秩序”。
中國消費者協會律師團成員、北京中聞律師事務所律師李斌表示,平臺內商品不達標率高,說明平臺對平臺內經營者依法合規(guī)經營的監(jiān)督存在不足,未能切實有效地履行平臺義務與主體責任。平臺應當依法履行對平臺內經營者主體資格和經營資質的審核義務,強化平臺治理,利用技術手段對平臺內經營者的經營活動進行動態(tài)監(jiān)督,如果發(fā)現商品質量存在問題,應及時采取相關措施予以制止。
中國政法大學民商經濟法學院教授、中國法學會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研究會副秘書長孫穎認為,有關部門應當加大日常監(jiān)管和專項治理力度,及時發(fā)現和糾正各種線上銷售假冒偽劣行為,并向社會公開曝光;對跨區(qū)域網絡案件加大查辦協調力度,加強信息互換、執(zhí)法互助,形成監(jiān)管合力;加強信用監(jiān)管,根據平臺信用等級和風險類型,實施差異化監(jiān)管,對風險較高、信用較差的平臺或商家加大檢查頻次和力度。
中國法學會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研究會會長何山表示,網絡商品不達標率較高,主要是電商平臺的責任太輕。網絡商品的銷售商家地域很廣,消費者遇到問題找銷售商家維權的成本很高,平臺一般只要提供商家聯系方式就可以規(guī)避責任。所以應該繼續(xù)加大平臺的責任劃分,對于明知或應知平臺內銷售假冒偽劣行為的,平臺不僅應該承擔連帶責任,而且消費者可以依據消法要求懲罰性賠償,讓平臺承擔與其地位或獲利相稱的責任義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