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消費者報深圳訊(記者黃劼)香港消委會近期檢測了15款密封包裝嬰兒配方奶粉,部分媒體在轉述過程中,突出報道相關物質的“檢出”,而未報道檢出量是否符合相關標準,一時引起消費者恐慌。對此, 深圳市消委會科學解讀了這次奶粉比較試驗報告后認為,無需對這次奶粉檢測結果恐慌。
香港消委會測試的15款密封包裝嬰兒配方奶粉中,全部均含有氯丙二醇,最少的樣品每公斤含有13微克,最多則有120微克。最多的一個樣品為澳洲的Bellamy's Organic奶粉。 同時,還有9款含有可能致癌物縮水甘油酯,當中最高含量的為澳洲生產的雪印思敏兒初生嬰兒奶粉,每公斤含29微克、日本的meiji Infant Formula有27微克。而歐盟就奶粉的規(guī)管標準是,每公斤的縮水甘油酯上限為50微克。至于包括鉛、塑化劑以及微生物測試等,全部樣品均符合標準。
深圳市消委會聯(lián)合深圳市品質消費研究院相關專業(yè)人員對香港消委會的完整報告進行詳細研讀,認為香港消委會的報告客觀、科學、嚴謹,從保護消費者的視角出發(fā),采用更高更嚴標準,符合國際上消費者組織開展比較試驗的通行做法。這次比較試驗的15款奶粉中只有1款超出歐洲食物安全局的可容許攝入量,其他14款均符合相關標準。
深圳市品質消費研究院相關研究員告訴《中國消費者報》記者,香港消委會的報告中提到的引起恐慌的兩種物質——縮水甘油酯(GE)和氯丙二醇(3-MCPD)都是奶粉原料(精煉植物油)加工過程的副產物。目前世界各國均未專門針對奶粉中的氯丙二醇(3-MCPD)設定相關限量標準和法規(guī)。而這次比較試驗,氯丙二醇(3-MCPD)參考的是世界衛(wèi)生組織及歐洲食物安全局對該物質的人體每日可容許攝入量。縮水甘油酯(GE)參考的是歐洲食物安全局對嬰幼兒奶粉中的限量標準。
這次比較試驗結果只有1款奶粉——貝拉米有機(BELLAMY'S ORGANIC)奶粉的氯丙二醇(3-MCPD)檢出值較高,按每日正常攝入量計算,超過了歐洲食物安全局每日可容許攝入量。其他14款奶粉的檢出值均在安全范圍值之內??s水甘油酯(GE)有9款奶粉檢出,檢出值均在歐洲食物安全局規(guī)定的限值范圍內。
深圳市品質消費研究院專業(yè)人員說,因為不少媒體特別是自媒體在報道時,只是突出檢出物質的毒性,而沒有強調檢出物質的含量標準,從而在一定程度上誤導了消費者,而引發(fā)恐慌。另一方面,這次香港消委會的比較試驗的樣品都是從香港市場購買的,這一批次的奶粉沒有進入內地市場,無需過度恐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