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消費者報報道(記者孫燕明) 近日,有涉水企業(yè)在宣傳中稱,高尿酸最直接的危害就是痛風,還會帶來腎損傷、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病,而高尿酸甚至痛風與身體缺水密切相關。多喝水是否可以有效緩解高尿酸和痛風?
中國食品工業(yè)協(xié)會營養(yǎng)指導工作委員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杜荷在接受《中國消費者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多喝水能使痛風患者排尿增多,從而體內尿酸排出增多,對痛風的控制和改善具有一定的積極作用。
北京中醫(yī)藥大學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張玉蘋在接受《中國消費者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人體內的酸堿性非常穩(wěn)定,血液pH值一般在7.35-7.45之間,這樣才能保證體內各種酶和生物活性物質正常運轉。單純依靠飲食,無論吃什么、喝什么,都很難改變人體內的pH值。堿性水更適合長期大量飲酒的人、尿酸偏高的人飲用。對于胃酸過多的患者,喝入堿性水后,相反會刺激胃酸的分泌。
她認為,人們追求健康不一定必須通過功能水獲得,燒開的白開水一樣可以補充人體的礦物質。有一定經(jīng)濟條件的消費者可以選用具有優(yōu)質水源地、無污染的天然飲用水,不建議長期飲用純凈水、蒸餾水,尤其是生長發(fā)育期的兒童,長期飲用純凈水可引起體內礦物質缺乏,不利于生長發(fā)育。而6個月以內的嬰兒腎臟發(fā)育尚不完全,不宜飲用硬度過大的水,可使用凈水設備降低水質硬度。
“很多人患慢性病是因為喝水量不足,人們多喝水、喝好水、會喝水可以有效緩解一些慢性病的發(fā)生和發(fā)展。”山東威海國際健康水科學學院院長、北京公眾健康飲用水研究所研究員李復興在接受《中國消費者報》記者采訪時強調,慢性病屬于代謝疾病,而人體代謝的所有過程只有在水的參與下,才能完成物質代謝、能量代謝和信息代謝。如果喝水不足,人身體就會出現(xiàn)代謝紊亂,從而產生慢性病。
李復興認為,好水有三個標準:一是符合國家飲用水標準;二是含有天然的水合離子態(tài)、礦物質元素、微量元素;三是具有活性成分,分子團要小。
李復興表示,當前“水盲”比“文盲”多,在飲水過程中存在很多誤區(qū),主要表現(xiàn)為四種形式:一是不懂為何要喝水,認為喝水只是為了解渴;二是沒有主動喝水的習慣,喝水量不足;三是將安全水當成健康水,這是兩個不同的科學概念;四是將飲料當水喝。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版》建議,在溫和氣候條件下生活的輕體力活動的成年人,每日最少應飲水1500-1700毫升,按照普通杯子200-250毫升的大小來算,每天應喝7-8杯。
對此,李復興強調,每人每天適宜的飲水量應為體重的3.5%。
張玉蘋也提醒人們,喝水應少量多次,提倡飲用白開水和淡茶水。人們在高溫天氣大負荷運動時,隨著大量出汗,應主動增加每天飲水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