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消費者報報道(記者吳博峰)近日,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公布了最新一期庫存預警指數。6月汽車經銷商庫存預警指數為56.8%,較上月上升2.6個百分點,較去年同期上升6.4個百分點,庫存預警指數位于榮枯線之上。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副秘書長郎學紅分析指出,往年暑期都是汽車市場銷售淡季,加上今年特殊的外部環(huán)境導致外界對目前車市銷售期望不高,庫存指數同比提升在預料之中。目前,國內車市庫存整體壓力普遍較大,這種壓力持續(xù)兩年半的時間仍不見好轉,足以證明國內汽車市場競爭的激烈程度。
事實上,自2018年1月以來,國內汽車經銷商庫存預警指數始終未回落至榮枯線之下。為了緩解市場壓力,汽車企業(yè)采取多種方式提振市場信心。
記者注意到,在剛剛過去的6月,舉辦地方車展、“618”年中大促等活動加碼、各地政府推出的刺激汽車消費優(yōu)惠政策,使汽車市場保持較高的活躍度。值得關注的是,6月為半年任務考核節(jié)點,為完成考核任務,不少經銷商以價換量提振終端,供過于求導致價格競爭激烈,單車利潤下降甚至進銷價格倒掛,經銷商收益減少。
郎學紅表示,6月下旬,浙江、福建、江西等地出現持續(xù)強降雨,消費者出行受到影響,客流量出現下滑,銷量增速有所收窄。
從構成預警指數的分指數情況看,6月份庫存指數、從業(yè)人員指數、經營狀況指數環(huán)比上升,市場需求指數、平均日銷量指數環(huán)比下降。其中,作為判別市場運行情況的市場需求指數環(huán)比下滑明顯,從50.3%跌至40.5%。
受疫情影響,計劃于本月實施的輕型汽油車國六b排放標準調整為2021年1月1日,推遲實施時間半年。郎學紅分析認為,延緩半年實施,相當于為國五車型多爭取了在市場上銷售的時間,在今年剩下的半年時間內,那些還沒有完成排放標準切換的汽車企業(yè)將會繼續(xù)采用以價換量的方式刺激消費市場。
從區(qū)域指數情況看,6月份全國總指數為56.8%,其中北區(qū)指數為59.2%,高出全國總指數,主要是由于北方地區(qū)疫情反復,促銷費政策及車展活動等難以展開,庫存壓力延續(xù)。
從分品牌類型情況看,6月進口和豪華品牌、主流合資品牌指數環(huán)比上升,而自主品牌指數環(huán)比下降。主要是在廠家政策影響下,自主品牌集中在5月發(fā)力,銷量目標相對保守,因而庫存水平下降。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同期發(fā)布的6月份汽車消費指數為59,較上月有所下降。7月為傳統淡季,疫情期間抑制的需求基本在第二季度得到釋放,6月多地汽車消費刺激政策和車展集中銷售會透支一部分需求,預計7月銷量將有所回落。
從構成汽車消費指數的分指數來看,需求分指數為56.9,較上月有所下降。此外,入店分指數為58.3,也低于上月。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官方表示,隨著我國經濟在二季度實現逐步復蘇,各地推出多種優(yōu)惠政策以提振消費信心,市場回暖跡象明顯。隨著各行業(yè)市場回暖,居民消費有部分回升,購買力略有提高,但是購車意向及預算更為謹慎,持幣觀望氛圍較重。從汽車市場來看,疫情后期市場消費基本趨于穩(wěn)定。
近期,汽車企業(yè)加大新車市場布局力度,兩廂思域、第十代索納塔、探岳X、比亞迪漢、宋Plus等多款有較強市場競爭力的新車將在7月上市。此外,7月成都、上海及廣州等地的車展將促進當地汽車銷售。
在政策方面,今年以來上海、杭州、天津等城市增加2020年購車指標,北京市下半年一次性增發(fā)2萬個新能源小客車指標;多地對新能源購車施行補貼政策,這些政策對市場影響持續(xù)性較好。整體來看,雖然7月汽車市場仍有較大的增長壓力,但在多重利好因素作用下,預計本月車市銷量有望進一步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