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網課因為疫情一下子成為了學生們學習的重要方式,但不能否認,還有很多人對此并沒有做好準備。在這突如其來的改變中,老師、家長、學生們都是既興奮好奇又有點兒不適應。
老師:教得心里沒底
北京某中學教師耿杰說:“在線教育對我來說是陌生的。首先,軟件的使用要學習。第一次給學生上直播課的時候,學生反映只能看到我的影像,聽不到我的聲音。學生們在對話欄里和我說‘沒聲音,需要讀唇語嗎’‘咱們用眼神交流嗎’……在網上上課,孩子們的話也比平時在課堂多了不少。其次,教學方式陌生。我教書20年都是面對著學生,誰有小動作、誰走神,我都看得一清二楚,眼睛一掃,看孩子們的表情就能知道他們是不是聽懂了。但是上網課,是學生看得見我而我看不見學生,他們在電腦那邊干什么、什么表情、聽懂了沒有,都看不到,一節(jié)課上完了,心里感覺不踏實,沒底。”
北京愛智康一位物理老師告訴記者:“我是線下一對一教學的老師,疫情發(fā)生后,一對一課程也轉到了線上。因為是一對一上課,我和學生可以相互看到,在互動上并沒有什么問題,不過有趣而無奈的事也不少,比如有的學生坐在家里沙發(fā)上聽課,我們課間休息5分鐘,我去了一趟衛(wèi)生間,回來一看電腦,畫面上的孩子已經靠在沙發(fā)上睡著了,我在電腦另一邊怎么喊也喊不醒。所以我覺得上網課,老師對孩子的控制力就是不強。”
學生:網課趣事多
北京初一學生田甜對記者表示:“網課挺好玩的,總覺得不像在學校上課那么嚴肅。寒假時我們老師錄了抖音的視頻,講解一些小概念,結果同學們紛紛給老師獻花,有的同學還給老師打賞。老師更有趣,說歡迎打賞,收的錢等開學了買成小獎品獎勵考試優(yōu)異者。后來有同學學著老師的樣子也開始自己做教學小視頻,讓同學們給他打賞。最后演變成全班同學都做教學小視頻等著老師來打賞。老師說他這個春節(jié)沒發(fā)出去的壓歲錢全都給我們打賞了。”
北京初三學生賈然非常感慨:“忙,所有的課外補習都改成了網課,雖然在家里,但還是一刻不得閑。不過上網課的時候樂事兒也挺多。一天,老師上課的時候突然從電腦里傳出了歌曲聲,原來是有同學不好好聽課,用筆記本佯裝聽課,卻拿手機聽音樂。不過多數同學還是挺認真的,老師留的作業(yè)都會盡快完成提交,因為所有人都能看到作業(yè)提交人的名字,所以誰也不好意思晚交或是不交作業(yè)。”
家長:跟著學生一起忙
北京初二學生媽媽劉穎告訴記者:“上網課給我的感覺就是很忙亂。首先,我們根本沒有做好設備的準備,平時無論是在培訓機構還是在學校上課,學習資料都是老師給打印好的。現在上網課,所有資料都要自己打印。我趕緊從網上訂購了一臺打印機,還有復印紙。結果上課后發(fā)現還需要耳機,于是又從網上訂購。好不容易設備置辦齊了,每天的打印、作業(yè)提交也還是手忙腳亂,不同科目的老師有不同的群,而且分布在釘釘、微信、QQ幾個地方,老師隨時都有可能發(fā)資料,群里又會有家長、學生不斷提問,發(fā)的作業(yè)如果不及時下載很快就找不到了。”
北京小學五年級學生家長趙利也表示:“孩子上網課,我也跟著忙,一方面孩子小不會弄電腦,需要幫他弄;另一方面還要看著他,不讓他上網打游戲。不過網課也不錯,我跟著聽了一下,都是名師講的錄制課,很生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