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消費者報報道(記者武曉莉)“5G手機用了快一年了,還沒等到5G信號!”熱門博主大隱Mrk說。
7月20日,中國電信和中國移動分別公布了2020年6月的運營數據。數據顯示,6月份,中國電信5G套餐用戶累計3784萬戶;中國移動6月凈增5G套餐客戶數1459萬戶,截至6月末,5G套餐客戶數累計達7019.9萬戶。
隨著運營商5G資費的降低以及5G手機價格逐漸平民化,5G套餐和5G手機用戶越來越多,但是基站建設和網絡覆蓋還遠遠沒有達到廣域、連續(xù)、無縫的程度。
年輕人成目標客戶群
“在5G套餐降價、5G手機價格下行、蘋果即將推出5G終端等因素的作用下,5G用戶或將迎來一輪爆發(fā)式增長。”一位業(yè)內人士在接受記者采訪時這樣表示。他認為,這是運營商跑馬圈地、積極吸引5G用戶的動力來源。
日前,中國移動旗下品牌動感地帶官宣,蔡徐坤成為首位“動感地帶M-ONE5G合伙人”。
運營商發(fā)展5G首先要抓住年輕人,這大概也是蔡徐坤成為中國移動5G代言人的原因。2003年初推出的動感地帶(M-Zone)是中國移動為年輕時尚人群量身定制的移動通信客戶品牌,首位代言人是周杰倫。17年來,移動通信從2G發(fā)展到5G,動感地帶代言人也從周杰倫,換到S.H.E、潘瑋柏、韓庚。
為爭奪年輕用戶,7月11日,中國聯通攜手歌手鹿晗推出“福鹿相伴卡”,并宣布鹿晗成為“中國聯通創(chuàng)新合伙人”。中國聯通表示,套餐用戶能享受超多“鹿晗專屬權益”,如以大容量彩信形式發(fā)送的合伙人新鮮資訊;為用戶打造的合伙人專屬手機炫鈴、視頻彩鈴,以及極具特色的AI智能助理服務等。
選擇當紅的演員、歌手作為5G代言人,運營商的舉措引發(fā)了很多爭議。有的網友認為,時過境遷,用重啟動感地帶來帶動5G,即便用了頗受95后歡迎的演員,也難拾昔日輝煌。有網友說,鹿晗已非最當紅歌手,對年輕人的號召力有限。但也有業(yè)內人士認為,像代言人這樣的重大市場行為,自然是經過慎重考量的。某運營商一位員工說:“希望當紅演員、歌手代言能對即將到來的開學季校園促銷有幫助。”
真正5G套餐還未出現
從運營商最新公布的數據看,即使中國聯通沒有公布5G用戶數,另外兩家運營商截至6月底的5G套餐用戶數也已經超過1億戶了。一位運營商人士對記者說的“5G套餐客戶是指訂購5G資費套餐的個人移動電話客戶,不包含未訂購5G套餐、僅共享5G套餐資源的客戶”這句話,是指副卡用戶不統(tǒng)計在5G套餐用戶數中,如果算上這部分的話,5G套餐用戶數量還要多。
5G發(fā)牌已一年有余,賽立信通信研究部的黃麗娟認為,雖然從數據上看5G用戶發(fā)展得不錯,但相對于龐大的用戶基數來說,5G用戶的滲透率仍然較低,三大運營商的占比均未超過10%,原因之一就是用戶仍覺得資費較貴。她說,5G最早的套餐起步價就是128元,而4G最低有5元的套餐。
日前,三大運營商紛紛降低5G套餐門檻,將5G套餐降到百元以下。目前最便宜的5G套餐,中國移動的折后價只要月費59元(月租卡,5GB+100分鐘+免流+權益)。中國聯通攜手鹿晗推出的“福鹿相伴卡”,月費最低77元(日租卡,3GB+100分鐘+免流+權益)。大福鹿卡5G版月費127元,包含500分鐘語音通話、30GB全國流量,提供“一鹿相伴”“鹿音鹿影”優(yōu)享版、“小7助手”等專屬權益包。
獨立分析師付亮在微博上發(fā)起的“您為什么更換5G套餐”小調查顯示,2590位參與者中,1197人選“速度更快”,占46.2%;715人選“被宣傳忽悠的”,占27.6%;388人選“資費更便宜”,占15.0%。
不難看出,雖然疫情讓很多用戶捂緊了錢袋子,但對5G的“嘗鮮”用戶來說,價格并不是首要考慮因素。付亮認為,目前的5G套餐嚴格說只是4G套餐的升級版,真正的5G套餐尚未出現。
價格戰(zhàn)苗頭顯現
“又聞到了價格戰(zhàn)熟悉的味道。”一位網友針對5G套餐資費降低這樣評論道。
中國電信董事長柯瑞文在近期的一次會議上明確表示,中國電信不會在5G套餐資費上打價格戰(zhàn)。去年第四季度,國資委也明令禁止運營商之間惡性競爭,通過要求禁止終端補貼、禁止任何贈送和變相贈送行為、禁止低于成本價銷售電信產品等手段,遏止運營商之間的價格戰(zhàn)。但在黃麗娟看來,5G時代不打價格戰(zhàn)的可能性不大,只是不會那么明顯,可能會采取“免費”變成“體驗”及象征性收取費用等方式。
付亮認為,結合當前5G發(fā)展的大環(huán)境,以及5G套餐歷史價格等多種因素來看,運營商對于5G套餐的降價行為并不是為“搞垮競爭對手”的價格戰(zhàn),目的還是想盡辦法吸引5G用戶,努力提高5G網絡利用率。
黃麗娟認為,目前還沒有正式落地普及性較強的5G應用,這導致人們對5G應用了解甚少,除了5G+VR/AR之外,與個人用戶關系最密切的5G消息也沒有正式在個人市場推廣。因此,大部分5G用戶除了覺得“快”之外,對5G并無特別感受。
網友行攝哥哥說:“5G的應用場景太少,給人的印象就是網速提升而已,在4G網速尚可的情況下,5G成了非必需品。”網友特送分打了一個形象的比喻:這就好比之前每天花兩塊錢坐5公里公交車去上班的人,現在讓他坐20塊錢的磁懸浮,很難讓人為此激動。
無縫覆蓋仍在路上
“我家在西安二環(huán)里邊,一直沒有5G信號。”網友大隱Mrk說。
與持續(xù)攀升的5G套餐用戶數形成巨大落差的,是截至5月底,國內真正使用5G套餐的只有5500萬人左右。就算加上6月份的新增用戶,這個比例也不會有太大變化。也就是說,很多5G套餐用戶像大隱Mrk一樣,一直在“等信號”。
雖然5G網絡正在以每周約1萬個基站的速度開足馬力建設,但相對于已經習慣了全國超500萬個基站全面覆蓋的4G網絡,用戶對于沒有信號、信號時斷時續(xù)等5G覆蓋狀況十分不習慣。“5G覆蓋珠峰峰頂”“5G基站進駐塔克拉瑪干沙漠腹地”“多地實現5G重點區(qū)域全覆蓋”……從新聞標題就不難看出,5G很多基站還屬于標志性覆蓋。“建設速度雖快,但連續(xù)覆蓋不足。”業(yè)內人士chzh4719認為。
據工業(yè)和信息化部預測,今年底我國將開通60萬座5G基站,覆蓋全國所有地級以上城市。從運營商公布的數據看,中國移動建成并開通的5G基站已超過14萬座,計劃年內累計建成30萬個;中國聯通與中國電信合計建成并開通的5G基站,也已超過12萬個。從目前的建設情況來看,工信部的目標有望提前超額完成,但60萬個基站遠遠不能實現連續(xù)覆蓋的要求,更何況5G網絡需要的基站密度遠遠大于4G。
黃麗娟認為,5G網絡覆蓋好的地方仍主要集中在一線城市,二三線城市的全面覆蓋還需要時間。4G網絡經過這幾年的建設,正處于穩(wěn)定階段,特別是在5G網絡覆蓋不足的區(qū)域,大部分人更愿意選擇穩(wěn)定的4G網絡而非5G網絡。
網友chzh4719認為,隨著5GSA技術的加速成熟,在新基建戰(zhàn)略推動下,運營商必然會在未來兩年內進一步加大5G網絡建設投資,屆時5G網絡或許才能滿足廣域覆蓋和連續(xù)覆蓋的要求。
不過在付亮看來,5G網絡建設會和3G、4G有明顯的區(qū)別,會更傾向于需求驅動。例如某大廈向運營商提出地下室5G信號覆蓋需求,運營商就可能去滿足這個需求。室內覆蓋可能是下半年運營商5G信號覆蓋的重點。
行業(yè)觀察人士趙宇對記者表示,三家運營商的APP都提供5G基站查詢服務,買5G手機之前可以先查一下,畢竟僅僅換套餐并不能使用5G網絡。
